国务院“水十条”一经印发,再次引起人们对于水污染防治的关注。而就在4月28日、29日这两天时间里,宝安区环保水务局连续召开排污口整治公开咨询会,向党代表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媒体、专家以及市民代表征求意见,让广大市民更清楚地了解宝安区治水工作的最新进展情况,同时也将社会各界代表的好建议融合到宝安区的治水工作中。
市民何时再见
河水清波荡漾
“夏天根本不敢开窗,太臭。”家住河边,本应该是风景独好,可家住宝安区一些河边的居民,却没有赏景之心,因为窗外的河水是黑的,味道是臭的。这些居民的话语并非夸张。目前,宝安区有66条大小河涌,却有64条河流水质劣于五类水标准。而且感潮河流多,66条河流中有50条为感潮型河流。同时,宝安区的河流防洪达标率低下。最让宝安市民头疼的是逢雨必涝。宝安区环保水务局经过梳理发现,全区低洼易涝点达107个之多,数量已经占到全市内涝点的四分之一。同时,不少基础设施欠账严重。目前,宝安区已建成4座污水处理厂,处理规模为每天66.5万吨,但宝安区每天产生的污水则达到了100万吨。更为重要的是,宝安区的水环境治理起步较晚,直到2014年,宝安区71个水环境治理项目列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名单,才正式掀开宝安水污染治理的新序幕。
“五个突破”打翻身仗
治水之于宝安区而言,不仅仅是一项民生大事,更是加快建设国际化湾区新城不可或缺的一环。
从2012年11月开始,宝安区通过建立健全协调沟通、考评督查、资金投入、审批联动、水务创新、联动监管六大机制,集中宝安全区的力量,调动各方资源,全面打响了河流治理的攻坚战。而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实践,宝安区水环境治理已经步入快车道,一轮向水污染开战的翻身仗正在宝安打响。
目前,宝安区的水环境治理工作已经实现了“五个突破”。首先,资金投入实现突破。从2012年开始,宝安区每年安排超过3000万元管养河流。而从今年开始,宝安区更是每年切块安排2亿元集中整治110个易涝点;安排3702万元资金,普查了3811公里社区管网和运行管理53座社区排涝泵站。同时,首先重点河流整治、基础设施建设、内涝整治和行业监管方面也取得了突破。经过2年多的努力,宝安区水环境治理开始步入快车道。
同时,宝安区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,提出了宝安区治水提质“一二三四五”建设总体思路及实施计划,即紧密围绕重点推进河流综合治理和污水管网建设的总目标;坚持建设管理两手抓;严格三项管理措施和三条技术路线;划分四大治理片区和实施五类治理工程。其中前海湾片区重点保障前海高质量水环境;茅洲河片区重点解决交接断面河流水质达标问题;大空港片区重点推进填海新开发区水系布局、水务基础设施同步建设;铁岗石岩水库水源区重点解决旱季入库污染问题,并兼顾削减雨季污染。
开门治水咨询会上
各方建言献策
在连续两天的咨询会上,来自各方的代表纷纷发表了对于宝安区水环境治理的意见和建议。宝安区人大代表郭建勋告诉记者,今年看到宝安区如此大力度的开展水环境治理工作,这是宝安居民的一大福利。希望在水环境治理工作当中,相关部门都能拿出大魄力,这不仅仅是造福当代的好事,更是利在子孙后代的大事。“我们不能让后代指着仍是黑臭的河水戳我们的脊梁骨了。”郭建勋介绍说。
而数位居民代表也纷纷表示,对于水环境治理工作,社区居民们都是支持的,但是最终的治理成果,一定要让居民们满意才行。与此同时,宝安区环保水务局也邀请了众多水环境治理方面的企业代表,各出奇招好招,为宝安区的水环境治理提供“金点子”。宝安区环保水务局此举,就是要将各方的好意见和好建议,充分融合到治水工作当中。
本文来自《深圳晚报》
共有-条评论【我要评论】